1.加工順序安排的原則
(1)先粗后精
對于粗精加工在一道工序內進行的加工內容,應先對各表面進行全部粗加工,然后再進行半精加工和精加工,以逐步提高加工精度。此工步順序安排的原則要求:粗車在較短的時間內將工件各表面上的大部分加工余量切掉。若粗車后所留余量的均勻性滿足不了精加工的要求,則要安排半精車,以此為精車做準備。為保證加工精度,精車一定要一刀切出。
(2)先近后遠
先近后遠即在一般情況下,離對刀點近的部位先加工,離對刀點遠的部位后加工,以縮短刀具移動距離,減少空行程時間。對車削而言,先近后遠還可以保持工件的剛性,有利于切削加工。
(3)先內后外、內外交叉
先內后外、內外交叉的原則是指粗加工時先進行內腔、內形粗加工,后進行外形粗加工;精加工時先進行內腔、內形精加工,后進行外形精加工。
上述原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,對于某些特殊情況,需要采用靈活可變的方案。
2.進給路線的確定
(1)最短的空行程路線
確定最短的走刀路線,除了依靠大量的實踐經驗外,還應善于分析,必要時可輔以一些簡單的計算。
①靈活設置程序循環(huán)起點。在車削加工編程時許多情況下采用固定循環(huán)指令編程。
②合理安排返回換刀點。在手工編制較復雜輪廓的加工程序時,在不換刀的前提下,執(zhí)行退刀動作時,應不用返回到換刀點。安排走刀路線時,應盡量縮短前一刀終點與后一刀起點間的距離,方可滿足走刀路線最短的要求。
(2)最短的切削進給路線
若能使切削進給路線最短,就可有效地提高生產效率,降低刀具的損耗。安排最短切削進給路線時,應同時兼顧工件的剛性、加工工藝性等要求,不能顧此失彼。
(3)零件輪廓精加工一次走刀完成
如果需要以一刀或多刀進行精加工,則其最后一刀要沿輪廓連續(xù)加工而成,盡量避免在連續(xù)的輪廓中安排切入、切出、換刀或停頓,以免因切削力突然變化而造成彈性變形,使光滑連接的輪廓上產生刀痕等缺陷。
3.確定軸承套的加工順序及進給路線
(1)加工順序的確定
加工順序的確定按由內到外、由粗到精、由近到遠的原則確定。
在一次裝夾中加工出較多的工件表面外。結合本零件結構特征,軸承套左、右端面分別為多個尺寸的設計基準,故可先加工一端內孔及外輪廓表面,然后掉頭再加工另一端內孔及外輪廓表面。確定的加工順序為:平端面→鉆中心孔→鉆φ32孔的底孔φ26→粗鏜φ32內孔、15°錐面及C0.5倒角→精鏜φ32內孔、15°錐面及C0.5倒角→粗車φ50外圓、φ58臺階面、R5圓弧、C2倒角及φ78外圓面→半精車φ50外圓、φ58臺階面、R5圓弧、C2倒角及φ78外圓面→精車φ50、φ78外圓面→掉頭裝夾平端面保證總長尺寸→粗鏜1:20錐孔→精鏜1:20錐孔→粗車螺紋大徑、φ52外圓及C2倒角→半精車螺紋大徑、φ52外圓及C2倒角→精車φ52外圓→車螺紋退刀槽→車M45外螺紋。
(2)進給路線的確定
進給路線的確定主要在于確定粗加工及空行程的進給路線。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下,使加工具有最短的走刀路線,不僅可以節(jié)省整個加工過程的執(zhí)行,還能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刀具損耗及機床進給機構滑動部件的磨損。
根據以上分析,在FANUC 0i-Mate-TC系統(tǒng)數控車床上加工零件時,該零件走刀路線很簡單,都只要采用G71、G70粗車、精車循環(huán)指令加工內孔和外圓,可免去許多復雜的計算過程,而且程序變得簡化。